亚精产品二二三三区在线_18款禁止观看a尿口入口_二次元黄禁用免费入口免费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文章详情

穷理以致知,反躬以践其实 —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

时间:2019-07-08 浏览量:2716

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

  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”这句名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、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中引用的。 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”的最早出处,是宋代学者黄干在《朱子行状》中概括朱熹为学特点时所说的一段话,大意是: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,掌握其内在规律;而后亲身付诸实践,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。“行状”是古代的一种文体,用以概括死者生平,约略相当于今天的悼词。黄干是朱熹的得意门生,深受朱熹器重,不但指定他为自己的学术继承人,还把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为妻,所以黄干对朱熹的了解,应该说世上无人能出其右了。因为这段话对于朱熹的为学主张和特点概括得非常准确,所以后世的引用率极高,如《宋史》《宋元学案》等在谈到朱熹的思想时,基本上都接受了黄干的说法。

  朱熹,字元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谥文,又追封徽国公等,世称朱文公。祖籍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婺源),宋朝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。朱熹著述甚多,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《太极图说解》等。朱熹的理学思想因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而对后世影响极大。他也是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十二哲,享祀孔庙,受到后世儒者崇拜的人。

  朱熹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”的主张,从其最终目的来说,是为了完成他成就圣贤的目的,他所要“穷”的“理”,指的是所谓“天理”,而“天理”的概念在理学家那里是很清楚的,就是指仁、义、礼、智等儒家的伦理道德。在朱熹看来,这些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先天存在的,要想成就圣贤人格,就要体认和穷究这些“天理”,让这些天理在心中显现出来,这就是所谓的“知先天”。不过,圣贤人格不是光知晓了这些“天理”就可以的,还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它,所以还需要“反躬以践其实”。

  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”对今人而言,还有长足的启示意义。主要表现为两点:

  一是其“穷究事理”的态度。“穷理”是朱子教导学生“求知”的方法,也就是格物、致知的实际法则。他认为:第一,穷理务须周到、彻底。朱子说:“所谓穷理者,事事物物,各自有个事物底道理,穷之须要周尽。若见得一边,不见一边,便不该通。”又说:“格物二字最好。物,谓事物也。须穷极事物之理到尽处,便有一个是,一个非。是底便行,非底便不行。”“致知,所以求为真知。真知,是要彻骨都见得透。”“致知、格物,十事格得九事通透,一事未通透,不妨。一事只格得九分,一分不透,最不可。”

 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。关于“实践”,黄干在《朱子行状》里说:“其为学也,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,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终也。谓:致知不以敬,则昏惑纷扰,无以察义理之归;躬行不以敬,则怠惰放肆,无以致义理之实。”朱子认为穷理之外,更要注重践实(即躬行实践)及居敬为主要的修养功夫。他曾说:“知与行工夫,须著并到。知之愈明,则行知愈笃,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”由此可见,朱子认为,知而不行,即证明所知还浅,所知还不够透彻。他对于“践实”与“力行”非常重视,绝不像一般人所评论说朱子崇尚空谈,不重实行。

  认识到的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,指导实践的发展,才能体现其价值。反之,实践又会使人们产生新的认识,促进认识的发展。人类社会就是在“实践—认识—再实践—再认识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前进的。而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和终点,是尤为重要的,因此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重视实践、落实到实践中去。

富民县| 民权县| 沅陵县| 华安县| 明水县| 连城县| 肇东市| 鄂伦春自治旗| 沙雅县| 洛宁县|